兵团政务网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续写兵团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发布时间:25年07月15日 信息来源: 编辑:王树枭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丝路同心圆

坐落于“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第八师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接待观众700多万人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兵团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其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续写了兵团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

在与共和国同龄的石河子市,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机关办公楼旧址内,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用一件件带有浓厚兵团色彩的文物,一处处由雕塑、微缩场景、半景画等表现手法还原的历史场景,让前来参观的各族职工群众和五湖四海的游客,深刻感受到兵团人扎根边疆,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开创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伟业,在天山南北挥写精彩答卷,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的历史贡献。

2021年,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历史展”进行第三次全面改陈升级,通过1500余幅图片、1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多媒体显示屏、触摸互动屏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可歌可泣的兵团建设发展历程,以及在70余年中出现的可歌可泣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把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同发展贯穿整个兵团发展史,展览的每部分都设立了民族团结内容,旨在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兵团与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互助的历史,使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是团结互助、血脉相连的大家庭。

目前,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已成为新疆兵团和全疆各族干部参观研学的重要基地之一,先后与各级党校、军队院校、大学、中学等近20家单位签订共建教学基地协议。

今年4月1日,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千余名师生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开展思政实践教育,在追寻军垦历史中感悟团结奋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校学生麦合迪娅·阿布来提在参观后感慨地说:“看着军垦战士用过的坎土曼,满是补丁的军大衣,我感觉触摸到了‘活着的历史’。以前,在课本里读到兵团人把戈壁变成绿洲,总觉得是遥远的事,但在博物馆里看到军垦先辈用血肉之躯拉犁开荒的历史资料,我觉得团结无比重要,爱国不是口号。”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兵团各族儿女心手相牵、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佳话,绘就了一张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嵌入式”发展全景图。

为更好服务各族职工群众,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坚持“受众在哪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就延伸到哪里”的宣讲思路,打造了一支可满足各族游客需求的讲解员队伍,并依托丰富的军垦文物,向游客介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兵团发展壮大史。与此同时,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还出版了《军垦文物的背后》《一位老军垦的足迹》《兵团文物故事》系列丛书,书中记载的《民族情深情意长》《我的维吾尔族妈妈》《与维吾尔族知青一段难忘的友情》等民族团结典型事迹,令广大职工群众深受感动。

据介绍,今后,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还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并准确阐释文物蕴含的丰富价值,讲好兵团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互助的故事,为促进兵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