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各级各类学校通过理论引导、文化浸润、实践体验等形式,系统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学生广泛欢迎、受益终身的精品思政课,积极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建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阵地。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实践活动,厚植各族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月7日,在第四师六十六团第一中学六年级一班的班会课上,孩子们认真看完了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影片展现的塔吉克族人民与戍边战士真挚无私的军民鱼水深情、各族兄弟间代代传承的深厚民族团结情谊,让孩子们深有感触。“我要学习拉齐尼·巴依卡叔叔的勇敢和奉献,和各族同学手拉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六十六团第一中学六年级一班学生文生鑫瑞说。
3月9日,一场主题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班会课在第四师六十九团中学六年级二班举行。班主任李芳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图片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李老师还鼓励大家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会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和谐相处,共同促进班级的团结与进步。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的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有义务且有责任去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各族同学一起努力学习、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守护者。”第四师六十九团中学六年级二班学生赛比娜·艾山江说。
第八师石河子市坚持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将红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工作
师市中小学“开学第一课”,以“追光”为主题,组织6万余名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通过“希望之光、精神之光、榜样之光、梦想之光”四个篇章,引导各族青少年追寻军垦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学习热情和奋斗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河子第十一小学、第十三中学发挥兵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试点学校作用,组织青年讲师团、红领巾讲解员、军垦家风讲解员等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纪念场馆开展实践研修。教育局与妇联联合举办“军垦娃娃讲兵团故事”演讲比赛,1500余名青少年参与,通过讲述军垦人物典型事迹,增强切身感悟,树立远大理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持。
塔里木大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课程建设
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集体备课会,集体学习党中央、自治区、兵团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通过研读大纲、分组讨论、收集意见的方式,对新修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进行了深入剖析,从逻辑脉络、章节内容、教学大纲到讲授思路,结合教学经验和工作实际,对大纲和教学教案进行细致研讨、优化和完善。
石河子大学获推首批“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和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新疆及兵团特色优势,创新沉浸式文化体验与育人模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打造石河子大学国情教育“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品牌,帮助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及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国情教育》课程获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石河子大学兵团特色产业产品展厅”获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